您會覺得整天無精打采、昏昏欲睡,即使已經睡了一整天還是感到全身酸痛,頭痛、關節疼痛、肌肉痛、喉嚨痛等等,症狀像是感冒卻又時好時壞,拖了好長的時間就是好不了。現代人生活中充滿了壓力,如果壓力得不到紓解的管道長期下來,當壓力越來越多、越來越重的時候,就會在身上引發大大小小的症狀,而當壓力崩潰時伴隨而來的就是所謂「慢性疲勞」。
大里仁愛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- 塗是雋醫師表示,「慢性疲勞」在醫界把它定義為持續或斷續疲勞達6個月以上,休息也無法改善,並且伴隨有頭痛、喉嚨痛、發燒、耳鳴、肌肉酸痛、哀弱無力、憂鬱、失眠、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症狀。台灣有近4成的上班族擔心自己會過勞死,5成以上的上班族經常感到疲勞且有肩膀僵硬的毛病,以20至40歲的女性白領階級居多,女性是男性的4倍,腦力勞動者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率一般人的20倍。
根據研究資料顯示「慢性疲勞症候群」的症患除了有類似感冒、全身關節肌肉僵硬酸痛、各種精神症狀外,還多合併有如食物或灰塵過敏的過度敏感症。腹痛、腹瀉或便秘、脹氣等腸胃症狀。頻尿或夜尿、排尿困難、經前症候群惡化、性功能障礙、性冷感、性焦慮等也是常有的生殖泌尿症狀。有些人甚至會有心悸、心跳過快、心律不整、呼吸困難等心肺症狀。還會皮膚潮紅、盜汗、口乾舌燥、姿勢性低血壓等神經內分泌症狀等。
塗是雋醫師指出,這些症狀的表現形態往往因人而異,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很大,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在不同的階段中發生不一樣的症狀。而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總是好好壞壞,往往不容易斷根卻也不會急速惡化,這類病人是真的生病,但卻經常被誤解為工作不力打混摸魚,長期下來病人更為憂鬱及焦躁。
我們要如何能知道自己是否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候選人呢?塗是雋醫師提供以下標準,民眾也可自我檢測一下是否有這些現象!
【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】
達六個月以上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之虛弱疲勞感
無法因臥床休息而緩解
日常生活可能受影響並且減少50%以上之活動
達六個月以上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之虛弱疲勞感
無法因臥床休息而緩解
日常生活可能受影響並且減少50%以上之活動
註:必須排除其他慢性疾病所引起之疲倦感(如:癌症、自體免疫疾病、各種感染症或炎症、精神疾病、內分泌疾病或器質性病變、藥物或毒物成癮、濫用之副作用等)
【慢性疲勞症候群症狀】
1.低度發燒(自測口溫37.5-38.5度)或畏寒
2.喉嚨痛
3.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腺腫(直徑小於2公分 )
4.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無力
5.肌肉酸痛
6.即使從事過去可以勝任的活動也會產生持續24小時以上之全身疲倦感
7.最近發生的廣泛性頭痛
8.遊走性的非發炎性關節痛(無紅腫現象)
9.精神或神經症狀(如:畏光、暫時性視盲、健忘、躁動不安、思考力衰退、無法集中精神、憂鬱等)
10.睡眠障礙(嗜睡或失眠)
1.低度發燒(自測口溫37.5-38.5度)或畏寒
2.喉嚨痛
3.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腺腫(直徑小於
4.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無力
5.肌肉酸痛
6.即使從事過去可以勝任的活動也會產生持續24小時以上之全身疲倦感
7.最近發生的廣泛性頭痛
8.遊走性的非發炎性關節痛(無紅腫現象)
9.精神或神經症狀(如:畏光、暫時性視盲、健忘、躁動不安、思考力衰退、無法集中精神、憂鬱等)
10.睡眠障礙(嗜睡或失眠)
◎ 您當選了嗎?
疲勞不是病,正常人偶爾都會感到疲勞,只要休息就會恢復,但慢性疲勞就是病態,如果疲勞症狀持續半年以上就很可能是罹患了慢性疲勞症候群,此時器官會出現障礙且連休息睡覺都無法恢復。要如何減緩慢性疲勞症候群?慢性疲勞症候群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,只能提醒工作者在忙碌之餘要抽空休息。
塗是雋醫師說,國內外研究都顯示,少工作、多休息是減緩疲勞的最佳良方,每工作一小時就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,花十分鐘深呼吸或散步,中午時小睡一下都可以改善疲勞症狀。其次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一項主要症狀就是不想動,但越不動會越疲勞,適度的運動不但不會更累反而會提升體能。調整飲食也可減緩慢性疲勞,三餐定時定量注意營養均衡,如果無法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營養,可適度補充維他命,少吃高油、高糖、高鹽的食物,以降低血管疾病的風險,多喝水少喝咖啡因的飲料,這對於症狀的改善亦有很大的幫助。
慢性疲勞症狀群已逐漸成為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,如果覺得身體極度疲勞,凡事提不起勁來做就應該尋求醫師協助。但也因為沒有特效藥,在治療的過程中,塗是雋醫師強調,醫病之間的充份信賴與溝通是很重要的,醫師及家人、朋友以同理心給予絕對的心理支持,將有助病人脫離疲勞的困擾獲得身心的安頓。
慢性疲勞症狀群已逐漸成為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,如果覺得身體極度疲勞,凡事提不起勁來做就應該尋求醫師協助。但也因為沒有特效藥,在治療的過程中,塗是雋醫師強調,醫病之間的充份信賴與溝通是很重要的,醫師及家人、朋友以同理心給予絕對的心理支持,將有助病人脫離疲勞的困擾獲得身心的安頓。
您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嗎?切記找您的家庭 醫師為您的健康把關,且忌自行亂服藥物或聽信民間秘方,若延誤治療時機就得不償失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